天津青少年航模比赛点燃科技梦想,小小飞行家角逐蓝天竞技场

上周六,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人头攒动,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模型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来自全市23所中小学的156名“小小飞行家”带着亲手组装的航模齐聚于此,在裁判员的哨声中展开了一场关于速度、创意与技术的较量。

手工打造的“空中精灵”

比赛现场,一架架翼展不足半米的航模整齐陈列。南开区代表队12岁的王梓涵正用砂纸打磨机翼边缘,“这是第三次调整重心了,昨天试飞时总往左偏。”他的双翼滑翔机采用了罕见的仿生设计,机身上还画着自创的火焰纹路。“图纸改了八版,爸爸的车库都快变成我的工作室了!”

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科技

裁判长李建国指着正在进行的绕标竞速赛介绍:“今年特别增设了3D打印机组,河西区外国语学校带来的涡喷发动机模型能飞出170公里时速。”场边最吸睛的是一架复刻“歼-20”的等比例缩小模型,创作者刘昊然在碳纤维骨架上加装了微型摄像云台,“我想让飞机替我看清每朵云的形状”。

“这些孩子把物理课本上的伯努利方程变成了手中的飞行艺术。”——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马卫东担任赛事顾问时感慨道

意外插曲见证成长

下午的创意赛突发状况频出:和平区代表队的扑翼机被阵风吹偏航向,小选手却临场改用手机编程修正轨迹;河北区双胞胎姐妹的载重无人机因超重报警,两人当机立断卸下装饰彩带保住基础分。颁奖时,获得“最佳应变奖”的赵明宇说:“比起奖杯,我更珍惜调试时炸过的三架飞机。”

据悉,本次赛事优胜者将代表天津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。组委会透露,明年计划增设水上飞机竞速项目,让更多孩子体验“海空一体”的科技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