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瑞琪:从队员到教练 用坚守传承资中女足“背篼精神”
内江观察 张啸
妇联执委档案:
肖瑞琪执委工作室以女足运动员选拔-培育-传承-发展为特色,围绕服务体育发展、服务女性运动员及其家庭的工作主线,将资中女足青训中心作为平台,用资中女足“艰苦奋斗、顽强拼搏、科学训练、追求卓越”的“背篼精神”带头示范,凝聚新时代女足巾帼底色力量,助力资中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手拿哨子,目光跟随资中女足队员训练身影,不断大声提醒着动作要领......
6月20日下午5点半,在资中县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,资中女足队员们开始了训练,教练肖瑞琪带领着大家练习各种技术动作。
“队员们都是在校学生,每天上完课都要训练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。等过段时间放暑假后,我们将进行集训,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。”肖瑞琪介绍。
从球员到教练 与资中女足相伴16年
1986年,资中县组建了全省第一支女子足球队——资中县女子乙组足球队。那个时候基础条件十分艰苦,场地设施、训练物资极其匮乏,但女足队员们风雨无阻、刻苦训练,用背篼背着装备、干粮代表四川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,铸就了能吃苦、敢拼搏的“背篼精神”。
资中女足(穿蓝色队服)在比赛中
随后,资中女足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,陷入了低谷。
2008年,13岁的肖瑞琪进入资中女足并担任队长。寒来暑往,肖瑞琪和队员们传承“背篼精神”,坚持刻苦训练,刮风下雨从不间断。2008年至2010年,她们取得了“三年两冠”的好成绩,也将资中女足从低谷中带到了新的高度。之后资中女足的成绩逐步上升,肖瑞琪在16岁和18岁也分别入选中国女子足球国家少年队和青年队,在赛场上为国争光。
后来,肖瑞琪考入成都体育学院继续加强足球专业方面的理论学习,2019年毕业后放弃高薪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女足教练,教更多的女孩踢球。“回到家乡是出于对足球的热爱,也想让资中女足变得越来越好,有更多的队员能够入选国家队为国争光。”肖瑞琪说。
在训练中,肖瑞琪管理非常严格,不断磨炼队员们能吃苦、敢拼搏的意志品质。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,资中女足都坚持训练。“出去集训时,从早上到晚上,有时候我们会坚持一天四练。”肖瑞琪介绍,包括寒暑假以及其他节假日在内,资中女足基本上都在外面集训或者比赛,很少有休息的时候。
成立工作室 服务资中女足发展
去年,肖瑞琪当选为资中县妇联执委和兼职副主席,建立了执委工作室,主动领办“传承和弘扬资中女足‘背篼精神’”、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两项任务清单,用自己专业领域的优势,服务体育发展、服务女性运动员及其家庭,带动广大妇女儿童提高思想认识。
中国足协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心在资中县揭牌
每年3月和9月,肖瑞琪都要到资中县各所学校选拔后备人才,报名的学生不少,家长也比较支持。“以前遇到一个好苗子,还要给家长做好久的思想工作。现在资中女足成绩越来越好、名气越来越大之后,家长更加愿意让孩子来踢球,甚至还有不少外地的女足到资中试训,想加入资中女足。”肖瑞琪表示,如今资中女足组建了6个梯队,覆盖多个年龄段,人数达到近140人。
生活中,肖瑞琪还是“知心姐姐”。资中女足有个队员是重组家庭的孩子,性格内向、自卑。加入到队伍之后,肖瑞琪经常关心她,也到她家里进行家访。肖瑞琪还通过营造球队大家庭一样的氛围,用集体的温暖和陪伴带给她更好地成长,让其他队员拉着她玩、训练比赛一起并肩作战。如今,这名队员变得更加自信、更加坚强。
近年来,资中县深入实施女足高质量发展工程,创新建立体教融合发展、协同育人青训体系,先后创建1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成为全省唯一的四川省女子足球运动队后备人才基地。由此,资中女足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,包括选材、训练、比赛等各项工作都更加系统、更加规范。
今年,中国足协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心在资中县揭牌,资中女足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资中女足也先后在全国体校杯、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及全国女足锦标赛等赛事中取得好成绩,并且输送出3名队员代表中国出访土耳其等国家参加集训和邀请赛。
“足球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我的信仰、我的事业,无论多么艰苦,我都不会停下脚步。”肖瑞琪说。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